中芯国际CEO:存储价格上涨对逻辑代工厂有两大破坏性影响

记者丨彭新编辑丨朱益民 在国内供应链变革与AI算力扩张相结合的半导体新周期中,中芯国际(688981.SH)备受市场关注。第三季度,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发布了一些相当抢眼的财报。收入为23.82亿美元,同比增长9.7%,环比增长7.8%,净利润约为1.92亿美元,同比增长28.9%。相当于标准8英寸逻辑的月产能首次突破100万片,开工率提升至95.8%,接近满产。然而,与订单满载的现实不同,中芯国际第四季度和明年的业绩明显疲软。收入预计将保持稳定,仅比上一季度增长2%,毛利率预计将下降18%至20%。国内供应链转移带来的红利现在中芯国际担心什么?全球存储芯片价格加速进入超级周期?图/IC 中芯国际第三季度的增长,国内供应链扭亏和产能利用率超出预期,主要得益于其国内供应链扭亏为主动力的强劲开局。在11月14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中芯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赵海表示,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客户转向国内供应链。财报数据显示,中芯国际第三季度来自中国客户的营收占比为86.2%,较上季度的84.1%进一步提升。 “第三季度,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绝对额环比增长11%,”赵在电话会议上强调。 “尤其是国内消费电子客户正在加速对国外供应链的替代,为我们创造了增长机会。”中芯国际是顺应这一浪潮的最大代工厂之一。赵凯表示,在国内产业链变革和重复的过程中,中芯国际及其客户抓住了机会,成为稳定的供应商,并确保现有和可预测的未来订单的可持续性。除了转为国内生产的长期好处外,客户补充库存的需求也在增加。这是推动我们第三季度业绩的一个因素。赵凯先生解释道。首先,不少客户因预期加征关税而提前将产品发往国外,导致国内库存短缺。现在,这些客户希望承担一些风险,准备更多的产品,特别是模拟产品、电源产品和大电流产品,以面对国内市场份额的竞争。其次,汽车和工业领域的情绪出现逆转。赵凯指出,工业和汽车供应商情绪疲软,库存持续耗尽。当前库存已经耗尽并恢复到安全水平,大家都开始补充,因为行业普遍预计明年会复苏。这两个因素也增加了中芯国际的运营数据。中芯国际第三季度整体产能利用率达到95.8%,环比提升3.3个百分点。这不仅是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,而且超出中芯国际此前的预期3个百分点。赵凯表示,公司整条生产线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高产能利用率直接抵消了进一步削减产能的压力,是毛利率好于预期的最大贡献者。三季中芯国际毛利率达到22.0%,环比上升1.6个百分点。 “第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比预期高出3个百分点,这是最大的影响。”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吴俊峰在联合发布会上向投资者介绍推理调用。 “较高的产能利用率抵消了毛利率较高的折旧压力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第三季度业绩增长伴随着产品组合的大幅调整。财报显示,消费电子产品营收占比从第二季度的41.0%大幅提升至43.4%。与此同时,智能手机类别从 25.2% 下降至 21.5%。赵凯解释说,这一改变是公司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主动采取的举措。一些手机订单,例如PMIC(电源管理芯片)的总数量和价格已经确定,因此订单正在推迟,以优先处理更紧急的订单,例如模拟电路和存储。第二个是智能手机的C。 IS(图像传感器)和LCD驱动器(显示驱动芯片)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。有很多供应商和手机制造商尝试着各持股比例不同,因此会出现季节性波动。家电的增长是“整体的”。例如,赵说,中国供应商的份额正在全面增加,无论是智能扬声器的处理器、电动自行车必不可少的 Cat.1 定位芯片,还是 TWS 和 Wi-Fi 耳机等产品。 “中国厂商推出很多新产品,重复产品开发速度非常快,国内消费也很大。满产时,预测谨慎,存储超级周期是一把双刃剑。虽然第三季度表现强劲,订单充足,但中芯国际对第四季度的预测非常‘保守’。预计第四季度销售额将保持稳定,环比增长2%,毛利率将下降18%至20%区间。”生产”和“保守”表明公司管理层对未来持谨慎态度,持谨慎态度。中心变量直接指向到2025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“存储芯片超级周期”。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,由于AI算力需求对HBM(高带宽存储)产能的“虹吸效应”,2025年以来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。 SK海力士、三星等大公司已通知客户,2025年第四季度DRAM和NAND合约价将上涨20%至30%。SK海力士甚至在近日的发布会上宣布,到2026年芯片产能几乎耗尽,这对于中芯国际等逻辑代工厂来说可能是一把“双刃剑”。赵海军表示,存储价格上涨对逻辑代工厂有两个致命影响。一是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,存储芯片是其产品中的关键材料,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供应,自然会减少其他配套芯片的采购,如PMIC、CIS、MCU和显示驱动等。呃。这些芯片是中芯国际的旗舰产品。事实上,第四季度是消费电子晶圆厂的传统淡季。明星初创企业的情况反映了明年一、二季度的需求预期。 “在这种不确定性下,手机厂商对明年的生产计划相对保守。第二是成本压力。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正在挤压手机产品的利润空间。我们预计手机价格不会上涨。”赵坦言。 “客户希望其他芯片价格下降,以平衡不断上涨的内存价格。” “这意味着,即使中芯国际的产线满负荷运转,其芯片设计客户也面临来自下游器件制造商,如手机、汽车和消费电子制造商的巨大定价压力。为了维持市场份额,芯片设计公司将不得不降低利润,而这种压力最终将转嫁给晶圆代工厂。”行业竞争也会加剧。赵凯先生表示: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芯国际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,第四季度发布毛利率较低的指引。除了存储周期带来的外部压力外,同时中芯国际内部的成本压力也加大。根据财报,中芯国际第三季度的资本支出为23.94亿美元,使今年前三季度的资本支出累计达到57亿美元。中芯国际在电话会议上重申,全年资本支出将“持平或略高于”约73亿美元,并解释说,近期地缘政治问题导致许多设备采购被搁置,而这些新设备将在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大量生产,“第四季度也将受到毛利率压力的影响”。查o 海军确定2026年中国晶圆制造业产能扩张速度只增不减。一方面,存储供应超过需求,另一方面,对逻辑芯片独特创新的需求正在改善。不过,他也承认,行业内部的竞争永远存在。 “现在我们需要做好三件事,”赵说。 “第一,我们提供高性能、高品质的技术和服务;第二,我们开发独特的、定制化的产品平台,而不是通用技术;第三,我们在成本、响应速度、迭代速度上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、更快。”SFC Produce丨21金融客户21世纪经济报告编辑丨李雨桐6月21日“
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自有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c内容(包括图像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和发布。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