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来,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发表虚假言论而受到国内外严厉批评。他们的言行危害地区稳定,损害日本自身。负面影响广泛存在于许多领域。中日多项交流活动暂停,日本对华进口海鲜停止,日本制造业受到影响,日本股市暴跌,“卖日”风潮愈演愈烈……高市早苗讲话中的中方精准反制提醒日方,日中关系的基础不是挑衅和对抗,而是和平共处、互利共赢。中日之间的许多交流活动已暂停。据韩联社报道,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20日发布消息称,中国政府18日通知韩方暂时发布召开原定于24日在澳门举行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。中国通讯社援引日本朝日新闻社17日报道,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通知日本官员,取消原定于11月21日在广岛举行的日中友好纪念活动。中新社援引日本共同社报道,日本高松市18日宣布推迟原计划于11月21日派遣官方代表团前往南昌的活动。中国江西省。山口县下关市17日宣布,市长前田慎太郎等人暂时取消原定于18日和20日赴华出差。日本贸易振兴机构(JETRO)20日宣布,取消该机构在华参加的研讨会、商务活动等24项活动。由于高市早苗的涉华言论导致中日关系紧张,原定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举行的日本经济会议。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据环球时报援引日本媒体报道,日本政府消息人士19日宣布,中国政府已通知将暂时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。此外,本月运往中国的扇贝尚未清关。中国外交部19日回应称,日本领导人在台湾问题等涉及原则的重要问题上发表了错误言论,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。目前,日本水产品进口到中国尚无市场。目前,中国是日本农林水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。据2022年数据显示,日本海产d 对中国的出口额将达约871亿日元(约43亿元人民币),约占日本对世界海产品出口总额的22%。然而,自从2023年福岛核电站“将污染物释放到海洋”后,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预计2024年日本对华海鲜出口额将维持在61亿日元左右,比2022年减少90%以上。失去中国这一最大出口市场后,日本海鲜出口持续下降,这表明日本政府尚未找到可靠的买家来填补中国市场。一些日本水产品行业人士表示,首相的失实陈述不应影响日本水产品的销售,日本政府应做出解释。日本渔业的一些人士要求政府做出解释。监控视频截图:寒潮可能导致日本旅游业损失数百亿美元。日中关系的政治基础受到动摇,日本旅游业的活力受到直接影响。随着中国政府发布出国旅游留学咨询预警,航空公司也纷纷宣布免费改签和取消政策。游客前往日本旅游的意愿正在下降。据媒体报道,超过54万个飞往日本的航班被取消,前往该国的旅行正在经历“取消寒潮”。东日本国际旅行社的一名代表表示:“剩余订单面临危险。”日本滨金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白穗义秀对媒体表示:“从 12 月开始取消团体旅游订单,预计将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。”据彭博社20日报道,日本政府旅游数据显示,中国游客每年访日游客总数中约有四分之一是游客。今年7月至9月,中国游客入境消费约占总量的27%,人均在日消费约为24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1万元)。日本野木研究所预测,中国赴日游客数量下降可能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,导致日本明年旅游消费收入下降约1.79万亿日元(约合114亿美元),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.29%。 11月19日,东京,一名行人走过电子股指。投资者担心中日关系恶化导致访日游客减少,东京证交所、百货公司、交通运输和消费支出等旅游相关股票被抛售。这次调整据说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依据d 日本进口电影整体市场表现及中国观众情绪评估。一些表演也受到了影响。据上海国际喜剧节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,原定于2025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兰心剧场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国际喜剧节“吉本喜剧专场”因不可抗力而取消。可以看到《吉本新喜剧》是一部代表日本的舞台喜剧。吉本工业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艺人经纪公司、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和娱乐机构。稀土制裁引发的恐慌让日本产业面临压力,中国也持续施压。不少日本媒体担心中国将限制稀土出口,加大对日本的压力。凯投宏观估计,日本目前稀土进口的约60%来自中国。森永 正弘 副手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办事处主任表示:“最令日本企业担忧的是中国收紧稀土出口限制和贸易管制措施,贸易领域针对日本的反制措施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。”日本担心中国将收紧稀土出口管制,这势必会对汽车、发动机等产品的制造产生影响。半导体领域的结构依赖性越来越强。另一方面,中国是日本半导体的重要原材料来源地,日本相关企业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采购供应链体系。另一方面,中国也是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的主要出口目的地。日本大陆厂商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20%至30%。日本股市暴跌,债市暴跌老的。日本内阁府本月17日公布,日本2025年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(GDP)环比下降0.4%,年化计算下降1%。 8%,为2024年一季度以来六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。日本10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3.0%,通胀率持续扩大。特别是大米、鸡蛋价格持续上涨。日本媒体此前报道称,今年日本将有2万多种食品涨价。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,日本民众的生活负担日益加重。日本东京一家超市货架上的牌子,宣布因疫情供应能力限制采购。新华社摄 在经济和人民生活双重压力下,日本正遭遇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不实言论引发的一场无心“灾难”。这可能比那更糟糕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日本市场已经做出了反应。自周一开盘以来,日本股市开始了大幅下跌的震荡一周,其中零售和旅游相关板块领跌。此后,日本股市持续震荡。东京证券交易所21日(周五),日本两大股指继续下跌。当日,日经225股票指数收盘下跌2.40%,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小幅下跌0.06%。日本国债也遭遇“抛售”,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,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盘中新高。这可能再次引发约20万亿美元日元的套利交易逆转,威胁全球风险资产。货币市场也面临压力。 20日日元兑美元一度走弱日元跌至157.5-157.9,创10个月新低。 21日,日本政府决定采取总额约21.3万亿日元(约合9656亿元人民币)的综合经济措施,使2025年补充预算的一般账户支出创2022年以来最高。尽管日本政府努力提振经济,但市场普遍担心日本公共财政将进一步恶化。彭博社报道称,高市早苗正面临上任以来的首次重大市场考验。他的支出计划将使日本的财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,市场的“日本抛售”交易可能才刚刚开始。上游新闻综合来自央视新闻、新华社、中新网、北京时间、环球时报、澎湃新闻。
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自有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。